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行业迎来黄金期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行业迎来黄金期

发布时间:2017-02-28 15:05

  标准集团防护纺织品检测资讯:短短几年时间,安全防护行业已经从一个“推荐性”发展产业晋升为国家大力发展产业。安全防护行业涉及的公共安全、军民融合、应急产业等众多领域,也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安全防护企业不仅要尽快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快交货的社会需求,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管与产业链建设,及时调整自身产业结构,还应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衔接,为安全防护用品的市场推广拓宽门路。

  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

  搭建交流平台发力资本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颁布强制性法律,要求在特殊场合的工作者必须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众多跨国集团如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美国铝业公司等都已颁布并实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政策,中国也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采用或命令工人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现场操作的正式员工和合同员工都被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工作,以确保公共安全。

  今年1月,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公共安全纺织品作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分支,“十三五”期间,该领域产品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3个方面。

  一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用纺织品。重点发展大应力大直径高压输排水软管、高性能救援绳网、高强高稳定功能性救灾帐篷和冲锋舟、高等级病毒和疫情隔离服、成套救援应急包、快速填充堵漏织物、灾害预防和险区加固纺织材料等产品。二是预防和紧急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用纺织品。完善防护服结构设计、涂层开发和舒适性研究,提高装备制品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轻便化和集成化水平,在实现多功能、宽防护效果的同时,兼顾人体工效学和舒适性需求。加快研发和推广具有信息反馈、监控预警功能的智能型土工织物。三是应对公共安全和卫生事件用纺织品。加快发展纺织基反恐防暴装备、生化防护装备、软质防弹防刺装备、耐高温防护救援装备、家庭用防护灭火装备等产品的开发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表示,目前,我国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企业大部分处于低技术含量胜场阶段,中、高档只占很小的比例且基本用于出口。“十三五”期间,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作为缺乏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应通过在某些环节或节点上的竞争优势切入国际产业链。同时,随着未来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生产率提高,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还应学会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借助和利用资本化的力量。

  “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

  加强政策衔接助力技术推广

  军民融合作为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是兼顾安全发展和实现强国强军的必由之路,相关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行业形势可以概括为3个“前所未有”,一是中央对军民融合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二是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军民融合的力度前所未有,三是社会各界参与军民融合的热情前所未有。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也将“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纳入“十三五”期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从执行角度来看,“十三五”期间,军民融合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趋势可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军转民用纺织品。在保障国防军工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军用科技成果的民用转化,推广高强、耐磨、防生化、防辐射、电磁屏蔽、高耐气候性等功能纺织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安全防护、文体休闲等民用领域。促进纺织行业军用和民用标准的通用化建设,推动资源共享。二是民参军用纺织品,协同推进军民融合有关科技任务,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军队开展全产业链合作。推动优势民用技术和产品参与国防军工的相关配套服务,开展武器封装与保护、提供个体与集体防护、提升单兵携行具性能、开发耐烧蚀材料等。

  对此,工信部军民合作推进司副司长周少清表示,“十三五”期间,“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要实现健康发展,不仅要完善民参军相关政策,加大军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军工技术成果转化,还要优化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布局,建立装备信息的分类、分级、定向发布机制,多举措并举搭建信息渠道,加强相关法规政策衔接。

  应急产业相关产业用纺织品

  完善服务体系培育骨干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全社会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应急产业既可以为装备、材料、医药、通信、保险、物流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孕育出紧急救援服务等一批新的产业形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经济稳增长。

  尽管国内应急产业刚刚起步,存在着应急体系不健全、市场需求不足、居民防灾意识不高等问题,但自2015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制定并印发《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之后,国内应急产业的发展仍旧迅速地拉开了新的序幕,企业开发应急产品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全国应急产业联盟随之成立。